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一个本来可以做皇帝的人,反而成了另一个女皇帝的丈夫,让中国人有种自己的皇帝入赘的感觉,很多人感觉到别扭,感觉到难受,感觉到自己吃了大亏。
杨潮却很不在乎,也没有强势的干预俄国政权,奥丽嘉倒是很听话,免除了已经骨瘦如柴的肺痨鬼斯托雷平的职务,很痛快的任命了自己的叔祖父尼古拉大公为俄罗斯帝国总理,她只是偶尔给尼古拉推荐一两个人才,很少干涉尼古拉组建新内阁的方式。
尼古拉大公成为俄罗斯帝国总理,任命了高尔察克为军队统帅,负责带领三十万俄国武装力量守卫乌拉尔边境地带,至于其他边境地带,基本上都跟中国接壤,现在根本不设防。
接着尼古拉大公开始跟协约国谈判,现在各国承认俄罗斯帝国为俄国唯一的合法政府,那么尼古拉就要争取俄国该有的权利,他们要求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,享受到一个战胜国的待遇,要求参与瓜分德国殖民地,至少要让分一份德国的赔款,现在的俄罗斯帝国可算是破罐子破摔了,能弄到钱脸都可以不要。
但是尼古拉认为合理的要求,被英法毫不留情的拒绝了,他们甚至告诉尼古拉,俄国在战争中没有什么贡献,而且最早撤出战争,让英法承受了太多的压力。
尼古拉很愤怒的跟英法争论,双口水仗打的很激烈,尼古拉拿出俄国在战争期间伤亡9oo万的例子,英法则表示,这场战争本就是因为俄国而起的。是俄国为了保护塞尔维亚的利益向奥匈进攻,法国是因为跟俄国的盟友关系卷入战争,英国是为了比利时的中立才加入战争,可以说两国是被俄国带入战争的,而俄国提前退出战争,给两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,现在还想要分享胜利果实。没有这种道理。
反正尼古拉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,倒是接到了英法递过来的账单,英法告诉尼古拉,俄国总共欠他们92亿债务。其中沙皇战前欠下的债务就有31亿美元,战争期间又借了6o多亿美元,剩下的是克伦斯基政府和沙皇后来所借的债务,其中欠英国的就有6o多亿,欠法国的有3o亿。欠美国的只有1o亿而已。
至于欠中国的贷款,那是有矿产做保证的,单纯的贷款只有1o亿两。
现在这个账单一下子给了尼古拉,他当时就头大了,苏俄不肯认这笔债,他没道理认,沙皇都失去了大部分的领土,让沙皇全都扛下来,这不是冤大头,可是尼古拉不认这笔账。就不可能得到新的贷款。
后世的苏联那么不可一世,最后还是跟英国人谈判给了八千万英镑了解了沙皇的债务,****更是卖石油了财才还了法国人的欠债,欠债总是要还的。
除非尼古拉跟弗拉基米尔那些人一样,根本不想在国际社会上混,否则他就必须还这笔钱,但他实在是还不起啊,除非对方答应免除一部分。
“当然,让沙皇政府承担所有债务是不公平的,你们都损失了那么多领土。不该全部承担。如果你们能够表态承担三分之一,我想中国是能够接受的。至于采矿权我们会对目前现的矿藏进行拍卖,拍卖的资金从来还债。”
尼古拉来求助杨潮,杨潮给他出主意。借中国的那笔十亿的矿权抵押贷款,必须用矿产拍卖来偿还,至于后面的十亿贷款,杨潮愿意让沙皇政府只承担三分之一。
尼古拉考虑了一番,他只有答应一条路,新成立的沙皇政府一穷二白。还要养活三十万军队和几万贵族,还有三百万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要养活,他这个总理当的可是压力山大。
“您能说服英法答应这个条款吗?”
如果只承担三分之一,他们也就认了,咬咬牙借新债还旧债吧,实在承受不了大不了宣布破产,让债权人来重组沙皇资产吧,反正西伯利亚这里除了荒地什么都没有。
“当然,我国将把这个问题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来。无论以人口还是国土面积,沙皇政府都不该承担全部债务。你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跟复国挂钩,在你们收复全部国土之前,先承诺承担三分之一,另外三分之二等到你们恢复全部国土后在偿还,你觉得如何?”
觉得如何?
尼古拉认为简直太好了,这意味着英法如果想要俄国偿还所有债务,就必须全力支持沙皇复国,没准他们会考虑出兵的。
于是尼古拉立刻表这个承诺,而中国政府第一个响应,表示接受俄国的这个方案。
同时很快西西伯利亚矿产拍卖开始了,拍卖会在上海进行,邀请中国开矿财的矿主,甚至外国人也可以参与,只要他们在西伯利亚开矿有兴趣。
当然大多数被战争中财的中国矿主给买下了,毕竟战争把欧洲达成了烂摊子,西方人的资金也不充裕,还要留着重建国家呢。
数百个大型矿藏,上千个中小型矿藏,只卖出了可怜的一亿两,偿还中国的矿权贷款还不够,更不用说用来还给英法了。
安热罗-苏真斯克、库兹涅茨基、普罗科皮耶夫斯克等地质储量达643o亿吨的煤田,巴克柴尔、科尔帕舍沃、帕拉别里和帕尔比克四大铁矿区的铁矿,其中光是巴克柴尔的铁矿储量就有一千多亿吨,全都落到了中国资本家的手里。
其他铅锌铁铝等矿藏就不用说了。
杨潮大力支持中国资本家来这里开矿,至于国内的那些矿藏,能留着就留着吧,先挖国外的。那些买矿的资本家倒也乐意,因为跟国内的那些矿藏相比,西伯利亚的矿产条件显然更好,不但储量大,而且品味高,开采还更容易,成本极低。
当然对俄国也有好处,杨子银行提供融资,促进了上百个大项目落户这里,不提那些有重要价值的各种金属矿藏,光是秋明的油田、托木斯克的铁矿、伊尔库茨克的煤田,投资额就过5亿,由于这些矿藏都是储量丰富,而且大多是表层矿,开完成本低,品质好,将来投产后每年产出不少于1o亿两,交给俄国的税收不少于两亿两。
就算是现在,直接投资拉动的经济,就足以让三百万俄国人找到工作,能吃饱饭了。
因此虽然有被控制之嫌,俄国人也没有选择,将来甚至还会感谢中国的投资。
同时跟沙皇政府达成债务谅解协议之后,就可以再次向俄国提供贷款了,杨潮引荐之下,两万多个一穷二白打算开拓大农场的贵族在上海借了3亿两贷款,用来采购农业机械,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开垦土地。
杨潮还帮助他们找到了许多农业顾问,比如在黑龙江经营农场的那些资本家。
杨潮没有兴趣鼓励中国人去哪里直接占有农田,因为那样就要跟当地的土著游牧民族争地,土地的产出跟挖矿比起来又少的可怜,范不着做这个恶人,还不如让俄国贵族去做这个恶人呢。
反正他们种出来的农产品,也只能出口到中国去,依然是由中国控制的粮食安全来源。
这些贫穷贵族会形成一股庞大的农业势力,无论是谁当政,都不敢得罪这个势力,而这个势力肯定是支持女沙皇的,维持这些人的利益,就等于是维持奥丽嘉的地位。
随着海量的资本投入西西伯利亚,人也随着资本流动,数百个资本家雇佣技术人员,矿工进驻俄罗斯,当然也招募当地的贫苦俄国人,很快就让俄国当地人收益,在饥饿中挣扎的时代结束了。
同时一桶桶石油从秋明一带的各个油田冒出来,税收落到沙皇政府的口袋之中,他们的经济状况也慢慢变好,英法感觉到给沙皇政府贷款也是有利可图的,于是开始改观,不在要求沙皇政府承担全部的债务,很快就答应沙皇政府暂时只承担三分之一的债务,剩下三分之二的债务,等他们完成复国之后在偿还。
外部环境的改善,又不打算再次跟苏俄掰腕子,让尼古拉可以专心于内政,修复一下西伯利亚铁路,同时在各个城市开始建设新的铁路,改善交通,鼓励投资。
女沙皇也被杨潮蛊惑出了使命感,本着改善国民生活水平的目的,她亲自出手,到中国各地走访,拉投资,一时间还是有不少资本家被说动,尝试去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开拓一下利益。
大量的中国投资进驻,朝鲜人和日本人也迈出脚步,美国也不甘寂寞,烟台的一些美资企业,也答应了女沙皇的邀请,跑到了西伯利亚尝试投资。
俄国的战争还没有平息,西西伯利亚的大开已经拉开了序幕。(未完待续。)
魍魉诡谈 天降女婿林羽何家荣江颜 万界武尊 通幽小儒仙苏墨诗九璇 时空穿梭之无尽的副本世界 天堂火车站 大明末年 汉承天予小说杨辰 世界第一村 入骨宠婚:误惹天价老公(安之素叶澜成) 完美女婿林羽何家荣江颜 天命神婿陈黄皮叶红鱼_ 透视医王 秦锋方婷 旗门 召唤之三国霸业 重生之造富年代 精灵入侵:我直播科普宝可梦 相由心生 妖孽王爷神医妃叶薇封慕言
市二中的金牌老师孙默落水后,来到了中州唐国,成了一个刚毕业的实习老师,竟然有了一个白富美的未婚妻,未婚妻竟然还是一所名校的校长,不过这名校衰败了,即将摘牌除名,进行废校处理孙默的开局,就是要帮助未婚妻坐稳校长之位,让学校重回豪门之列。孙默得到绝代名师系统后,点废成金,把一个个废物变成了天才,在孙默的指导下,学渣...
吃货林思念重生到了八零年,面对这桩谋算来的婚姻,男人的冷漠,她却像打了鸡血似的,誓要把男主拿下。男人的冷漠与误会让她终于有了离开的想法,可军婚不好离,她不信邪的为离婚奋斗着。可这冷漠的男人从什么时候起,紧紧的追着她的脚步,还恬不知耻的要和她生儿子。呸,谁要和你生儿子?你有儿子了好不好,要生也是生一个像她一样漂亮可爱...
段飞是个倒霉的孩子,老爹被人陷害入狱,又遭遇对象退婚,开间小诊所给村里的人治病,连温饱都不行。可他从未放弃过努力,他坚信只要人不死,必定有站在人生巅峰的那天,最后他用枚小小的银针走上复仇之路,凭精湛的针灸获得无数美女青睐陪伴。这是个励志故事,段飞的崛起之路经受无数阴谋陷害,可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,视死如归跟邪恶力量做斗争。...
养父母待她如珠如宝,她却心心念念的想要回到抛弃她待她如糠如草的亲生父母身边儿,犯蠢的后果就是养母死不瞑目,养父断绝来往,她,最终惨死车轮下重来一次,她要待养父母如珠如宝,待亲生父母如糠如草!至于抢她一切的那个亲姐姐,呵,你以为还有机会吗?哎哎哎,那个兵哥哥,我已经定亲了,你咋能硬抢?!哎哎哎...
新码的西南崛起已经上传,欢迎各位亲移驾亲临。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故事,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人。不说他其它的成就,大学刚毕业,他在纳斯达克,就已经有了两家上市公司,不对,他最近又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,哦,还在计划收购另一家。身后,还有一大堆投行追赶着,你的这家网站,什么时候上市?广大投资者也说,这样的网站,一定要接受公...
市一高新丁黄景耀因得罪骨干教师被恶意针对,不堪受辱辞职后意外得到仙家至宝。重新执教县一高,左手录运簿册掌天下文章,可查看每一个学生学习天赋,提升天赋。右手文昌大印掌考场气运,财富官运。教师以教育水平和升学率为本,黄景耀渐渐发现他的本钱雄厚的有些令人发指,一次次撼动整个教育界,又远不止单一的教育界。...